當然有人會問,那既然是把神經壓迫處解除,那我用生理食鹽水是否也有一樣效果? 還好Mayo clinic pro在2017年的一篇文章" Six-month Efficacy of Perineural Dextrose for Carpal Tunnel Syndrome: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Trial “,比較腕隧道症候群注射葡萄糖跟生理食鹽水的差別。發現注射低濃度葡萄糖跟注射生理食鹽水比較起來,不只神經消腫比較快,而且臨床症狀也消失比較快。
所以除了物理上的把神經解套解除之外,低濃度葡萄糖必定還有其他效果來解除慢性疼痛。在2016年Joural of Prolotherapy的一篇文章"Treatment of Trigeminal Neuralgia Utilizing Neural Prolotherapy: A Case Report" 有提到低濃度葡萄糖會跟辣椒素一樣,暫時抑制TRPV1 receptor,減少CGRP跟P物質的產生,而這些物質就是慢性疼痛常常會產生的化學變化。
2014年發表在 “Plastic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的"Susceptibility of Nerve in Diabetes to Compression: Implications for Pain Treatment"文章指出,糖尿病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有神經壓迫的問題。而在Neuroprolotherapy的文章也指出糖尿病的神經病變可以透過神經旁注射得到改善。但也有醫師持相反意見,Dr. John Quintner 就寫了一篇"Sugar Coated Nerves: The Pseudo-Science of Neural Prolotherapy" 對於神經旁注射的疑慮。
如果怕低濃度葡萄糖注射的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有影響,也可以考慮效果更好的自體血小板注射治療(PRP)。早在2014年Int J Dermatol.就發表了PRP注射在痲瘋病患者的神經,可以改善他們的神經症狀。所以今年(2019)在Pain medicine的這篇文章" Perineural Platelet-Rich Plasma for Diabetic Neuropathic Pain, Could It Make a Difference? “提到說,單純的血糖控制,跟血糖控制加上PRP注射,後者的神經症狀改善更多,且神經傳導速度(NCS/EMG)確實也恢復更多,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