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與健康新知

台灣骨骼肌肉超音波工作坊USMSIT2021

臺大醫院北護分院與中華民國超音波醫學會舉辦的台灣骨骼肌肉超音波工作坊(USMSIT)今年已經邁入第九次舉辦,原定於今年四月的工作坊因疫情延後到九月舉辦。十分感謝台大醫院主辦的韓教授與張凱閔醫師邀請翔暘復健專科診所劉炳塘醫師擔任課堂講師與分組助教。

因疫情關係,主辦單位也順勢做出些微調整,除了讓國外的學員和講師透過Zoom連線,維持國際性研討會的本質。原本大堂講座也分兩邊採梅花座上課,維持一間教室50人的原則。為了更好的達到教學,也在課堂的掃描環節加上融合影像,讓遠距學員也能即時看到示範講師的探頭位置。感謝辛苦的工作人員。

第二天小組工作坊劉炳塘醫師擔任原國際組的小組Tutor, 原本設計避免交叉感染,採取不換站原則,因此原本只需要準備一個部位的掃描技巧與學員分享,改成要一次講六個部位。相對有挑戰性,但也因此對於全身六大關節的掃描技巧更加精進。

感謝台灣疫情控制得宜,在全球疫情下許多地方並無法舉辦實體的超音波手把手教學課程。主辦單位也因疫情多次調整課程內容與進行方式。十分感謝辛苦的工作人員。結束後劉炳塘醫師自主健康管理一周。此為因應疫情下不得不的選擇。造成大家不便也請見諒。

FSM 2021 國際研討會

今年(2021)適逢頻率共振微電流雙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性研討會,因應疫情改採線上參與。翔暘復健專科診所劉炳塘醫師接受邀請Dr McMakin邀請,於研討會中分享關於FSM使用在反覆性復發性貝克氏囊腫的治療經驗。

很開心能和全球不同地區的醫師、治療師分享經驗。一個反覆性出現的問題,必定有我們沒有想到的地方。因此當你沒有治療到那個反覆性的原因,症狀只會一直出現。

FSM(定頻微電流)跟一般健保用的電療(TENS or IFC)概念不同,必須要透過嚴謹的學理思考與假設,再配合治療師的手感去感覺是否有改變。因此並不能無腦的電療。目前翔暘復健專科診所是用徒手治療去做收費的方式。期間配合骨病學的手法、筋膜手法或是神經鬆動的手法,去讓FSM的治療效果最大化。若是有需要"修復"的位置,也可以配合醫師打針來做修補。

若有醫師或治療師對於FSM的治療有興趣,可以參考官網

此次也透過研討會的機會,與國外的治療師跟醫師有治療上的經驗討論,並且把台灣行銷出去。

世界疼痛醫學會(WIP)台北介入性疼痛治療工作坊

2021年1月30與31日,世界疼痛醫學會台灣分會假台大醫院與台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世界疼痛醫學會(World Institude of Pain, WIP) 的年會與介入性疼痛治療工作坊。因應疫情,此次國外講師演講均採線上連線進行。實時跟全球各地的疼痛醫師進行會議,也了解到各國的疼痛醫師分別在各個不同領域的進展。

非常榮幸劉炳塘醫師受邀於第二天疼痛治療工作坊與奇美醫院蘇醫師一起擔任理學檢查教學的小組講師。此次雖然是教比較基礎的部分,但確實也跟其他優秀講師學習到彼此的臨床經驗。 非常感謝台灣疼痛醫學會的邀請。也十分榮幸,在藉由優秀的疼痛醫學會與世界接軌的同時,也把台灣分享出去給世界知道。

定頻微電流共振療法(Frequency Specific Microcurrent)

2020年底,劉炳塘醫師通過個案與考試通過定頻微電流國際認證(Frequency Specific Microcurrent, FSM),並於今日拿到證書。 翔暘復健專科診所配合FSM機器做徒手治療已經有一年多快兩年了。確實可以調整頻率的微電流治療儀可以很好的輔助徒手治療的效果。唯必須要去思考每個病症被後的生理,甚至心理意義,才可能開到正確的頻率,達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https://xyrehab.blog/2019/10/15/%e8%a2%ab%e9%81%ba%e5%bf%98%e7%9a%84%e9%a0%bb%e7%8e%87%e5%85%b1%e6%8c%af%e7%99%82%e6%b3%95/

這篇是2019年,王偉全醫師剛引進FSM治療的第二年,劉醫師、陳醫師、李醫師一起去台中進修的心得。 並且也即刻開始配合徒手治療使用。

https://xyrehab.blog/2020/10/27/fsm-2020%e5%9c%8b%e9%9a%9b%e7%a0%94%e8%a8%8e%e6%9c%83/

今年2020的國際研討會,因劉醫師與Dr. McMakin一直有交流互動,也在國際研討會被提及,另類讓世界認識台灣。

從2020年07月開始,劉炳塘醫師的門診改為純約診制,並且在周二上午開立FSM特約門診。用意是透過一小時醫師與治療師同時參與的治療,讓徒手治療與定頻治療儀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非常感謝增生醫學會會長與副會長一直推廣定頻治療。

目前FSM特約門診因費用與時間較長之問題,限醫師或治療師推薦轉介才能預掛。希望新的一年可以幫助更多患者!

NMUSIT 2020 進階骨骼肌肉超音波工作坊

2020.12.19-20 感謝台大醫院主辦之進階國際超音波工作坊(NMUSIT)邀請劉炳塘醫師擔任小組講師。進階工作坊主要除了辨認更多肌肉、韌帶構造,更多著墨在全身的神經根與體表的小神經。原本國際工作坊都會有各國醫師前來交流學習,此次因為疫情關係,國外參與的醫師改由線上參加課程。因此國內名額釋出較多。

這次工作坊著墨在頸椎、腰椎與四肢的表淺神經超音波,並且由台大張凱閔教授做的特殊講座,高度著墨在臂神經叢病變的超音波表現。所幸台灣疫情控制並沒有太糟,讓國內得以持續舉辦手把手的超音波工作坊。

此次教學也和不同的科別醫師獲得更多交流,討論臨床上不同科別醫師的看法與做法。十分感謝張教授持續舉辦工作坊。讓世界認識台灣。

USMSIT2020 台大國際骨骼肌肉超音波工作坊

承蒙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張凱閔教授、韓德生教授邀請,劉炳塘院長於2020.11.14-15,擔任USMSIT2020的講師與小組教學。 此次國際研討會除了有多國醫師,多專科醫師的參與,也因為疫情的關係,與土耳其的Levent Ozcakar採用線上授課的方式。本次工作坊原訂於今年四月,因COVID 19的關係,延期至今年11月。感謝台灣衛福部與疾管署的努力,讓台灣仍能舉辦實體超音波工作坊。

此次的講師群都是在肌骨超音波非常有經驗且疼痛治療的頂尖人物,能夠與大家一同舉辦工作坊實在與有榮焉。感謝韓教授與張教授每年不辭辛勞的舉辦,讓肌骨超音波能夠發揚光大。前幾年跟張教授出國時,他的演講提到,希望透過不斷精進超音波技術,讓台灣在世界有一席之地。透過這樣的國際課程,確實能夠提高台灣在國際的曝光率。也再次感謝張教授邀請參與此活動。

林口長庚第五屆肌骨超音波工作坊

2020/11/07(六)上午,劉院長受馬偕復健部姜義彬主任、林口長庚陳智光與陳柏旭主任邀請,參加長庚體系第五屆骨骼肌肉超音波工作坊的教學活動。幾位講師都是國內佼佼者,能與其他人一起參予,備感榮幸。

想當年當住院醫師年代,學習的超音波都是比較簡單基礎的。但國內由許多前輩帶領大家往國外學習,並且學習後回台教授大家進階超音波構造,尤其是神經與動態超音波。現在長庚體系更是自辦肌骨超音波工作坊,現在的復健科住院醫師要學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難。劉院長參加工作坊前一天不小心撞到腳指腫起來,只能穿拖鞋參與教學XD。

此次教學的是踝與足部超音波,確實也是當時在學習的時候覺得較難的部分,因此也花了一點時間複習。另外也感謝長庚總醫師與協辦醫師們,讓此次工作坊圓滿結束。

增生治療合併肌肉測試講座分享

2020.10.28,承蒙高雄榮總骨科陳俊宇醫師邀請,劉炳塘院長於晨會時間與醫學生、住院醫師與主治醫師分享增生注射與肌肉測試建立醫師、治療師與教練的橋梁的經驗。

多年以來,治療師、教練跟醫師的關係有競爭關係,有合作關係,也有互相詆毀的事宜。但大多數的詆毀,來自於對其他專業的不了解。而在學習與交流下,解開彼此的誤會,達到更多合作關係,確實是把餅做大,與多專業合併,才能更多的幫助病人。而增生治療剛好可以和韌帶、肌肉測試連結,搭上與治療師跟教練溝通的橋梁。

高榮骨科部現任部長張維寧主任,跟手外科陳俊宇醫師都是提攜劉院長的前輩。很開心能夠在拿到專科多年後再次回到高雄榮總分享臨床經驗。

FSM 2020國際研討會

原訂2020年10月的FSM國際研討會預計在台中舉辦,因為COVID 19的關係,改成線上授課。但也因此讓FSM國際研討會變成亞太地區的線上研討會形式。此次由增生醫學會秘書主要協調舉辦北、中、南三場練習場地,翔暘復健專科診所高雄院區劉院長與兩位治療師(林玟劭、潘泰宏)則協辦高雄地區的練習場次。這次很特別的是,因為改成線上研討會形式,因此澳洲、韓國、香港也都有醫師和治療師參與。

FSM為Frequency specific microcurrent的簡稱。一樣是電療,但卻跟健保的一般電療有決定性的不同,使用方式也更加複雜。FSM的電療儀器標榜Microcurrent, 亦即只有一般電療儀器的1/1000,但是卻可以調整電流的"頻率"。這麼微弱的電流是如何達到效果的? 答案是透過治療師的手感,調整電流達到跟組織一樣的頻率,讓組織和電流達到"共振效應",藉此把肌肉鬆開。

因此跟一般電療比起來,FSM的使用方式更加複雜,並不是貼上去電到最強就有效,而是要慢慢尋找能確切打開想鬆開那層的筋膜的頻率。並且,透過"共振"效應達到的刺激效果,可以累加,因此雖然因為電流很小,但效果卻是巨大的。

因為劉院長去年已經有上過FSM,因此翔暘復健專科診所已經使用FSM儀器配合徒手治療一陣子了。也寫過一篇文章關於FSM使用於內臟筋膜的調整。

https://xyrehab.blog/2019/03/22/%e9%a0%bb%e7%8e%87%e8%bc%94%e5%8a%a9%e5%85%a7%e8%87%9f%e7%ad%8b%e8%86%9c%e8%aa%bf%e6%95%b4/

要注意的是,FSM雖然有包含"感染"、"情緒"、"創傷"的頻率,但並不代表這些頻率可以治療感染、改善情緒或是創傷。更多的情況是,這些頻率是使用於"改善感染後造成的肌肉無力或筋膜緊繃",真正有感染還是需要抗生素的治療FSM不是魔法,他只能解除部分的肌肉與筋膜問題。但假設你是因為某次事件後,才造成某個症狀一直不會好,有些肌肉無力,有些肌肉太緊,那麼FSM是很適合找到這個答案的方式。

因為有些Case的狀況比較複雜,因此翔暘復健專科診所的FSM有開FSM特約門診,一次同時約醫師與治療師共一小時。但也因此有找到僅憑一人之力難以找到根源的問題。目前僅限醫師或治療師轉介預約。劉院長也將此模式與FSM課程老師匯報,結果竟然在此次FSM的國際課程中出現在大家的講義裡。

FSM不是只有把電療機器弄上去而已,還要仰賴治療師的手法和手感,甚至困難個案還需要部分內科的知識來做整合,因此目前只有預約徒手治療才能使用。而預約FSM的療程僅收徒手治療費用,並沒有額外收機器的使用費用。因為真正辛苦的,其實是一邊使用機器一邊做徒手治療的治療師。

#10月30日、31日與11月1日,劉院長又將繼續進修FSM的進階課程。並希望透過了解更多幫助更多患者。

周全式評估治療講座暨光銀式手法實戰專精工作坊-Level II

2020.09.05-06,翔暘復健專科診所與武士健身中心合辦"周全式評估治療講座暨光銀式手法實戰專精工作坊-Level II"。 手法評估與治療一直是物理治療師最強大的武器。然而,學了手法臨床上如果沒有常常用又很容易忘記。因此,我們需要至少一套完整的手法評估與治療。光銀式手法為張光銀老師結合了肌肉能量技術、快扳手法、筋膜手法自創一套完整、好吸收、好操作的實戰技法。超過25年的臨床經驗和實戰,絕對值得學習並加以傳承下去。經過前兩次的Level I的講座與實作,相信有給大家不同的治療想法。

此次內容專注在頭頸椎與上胸椎,講座課程除了光銀老師之外,也特別聘請運動醫學專科醫師李維軒醫師為大家帶來徒手治療後,依據不同骨病學障害,應該要帶何種運動訓練。翔暘復健專科診所台南院區的陳孟泰醫師分享他使用End feel去評估與治療頸椎與上胸椎的心得,陳醫師有提到有些手感的時候需要去想是否為內臟方面的筋膜問題。 翔暘復健專科診所高雄院區劉炳塘院長分享頻率治療使用在頭頸椎的經驗,並且也以分組形式,讓大家親自感受頻率治療的感覺。頻率共振治療也有內臟與硬膜的頻率,對於擅長骨病學卻不熟內臟與顱薦椎手感的治療師幫助很大。

此次也特聘衡一復健科診所許碩堯院長分享使用解剖列車與應用肌動學在臨床上的治療經驗。最後仍然是武士健身中心教練團隊阿仝教練分享長期與翔暘復健專科診所合作的訓練模式。從徒手、增生、運動一次滿足大家的需求。

第二天的課程則是採小組方式,以一位助教與四位學員的方式帶徒手評估與治療。 師生比1:4的高品質徒手課程。下午則是運動訓練的實做,也請李盛仝教練幫忙看大家訓練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