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是膝蓋裡面介於大腿與小腿之間的軟骨。因為半月板的存在,提供了上下骨頭不要直接衝擊,吸收了從地面來的力量,就像膝蓋裡面的氣墊一樣。

為了讓半月板可以穩穩地在膝蓋中間,仰賴非常多的韌帶提供穩定性。除了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其實半月板間韌帶,前後半月板股骨韌帶、半月板脛骨韌帶……等等也都提供了部分的穩定性。甚至有些肌肉也牽扯其中。例如在膝蓋彎曲的時候,膕肌(Popliteus)就有負責把外側半月板往後拉的工作。
有一個不是很常見的狀況,就是半月板和關節囊膜中間出現撕裂傷,甚至有關節液積在裡面。這種狀況稱為半月板滑膜緣撕裂傷(Meniscal Ramp lesion)。

什麼樣的人會比較容易有這個問題呢? 答案是前十字韌帶受傷的人。前十字韌帶受傷常常會合併內側副韌帶、內側半月板受傷,這個已經大家耳熟能詳的東西,又簡稱為不快樂三角綜合徵(Unhappy triad)。而在前十字韌帶受傷的患者,也有9-17%的機會合併後外側角的半月板囊膜撕裂傷。這個地方用傳統的內視鏡(前外側或前內側放入),是比較難看到的位置,又稱為盲區(Blind spot)。而在核磁共振(MRI)上的顯像常常又不夠, 因此超音波對於此處的診斷相對重要。
比較嚴重的也牽涉到部分半月板撕裂。可以看到後側撕裂的大小比前側大。

若此處裂隙不大,可以考慮自體血小板增生注射(PRP)。但若裂隙比較大,應考慮羊膜粉(Amniofix)合併PRP注射,注射液比較黏稠,可以留在打針處比較久的時間,或是直接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