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來談談慢性腳踝不穩定對於下肢動力鍊的影響。這個問題對於球員特別重要。

常在運動的人,對於自己身體掌控力比較好。因此運動員常常問出這個問題。

還好去年有一篇系統性研究,大致上能夠解釋這個現象。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直接找全文來看。這邊把重點節錄與稍微整理一下。


在矢狀面的穩定性來說,有慢性足踝不穩的患者,容易減少足部背屈與膝屈的角度。並且常見的代償是髖屈角度增加。但若髖屈角度無法增加,也容易造成前十字韌帶問題。

從冠狀面來看,則是因為減少髖外轉角度與增加膝外翻的機會導致前十字韌帶問題。

而前十字韌帶問題,又會因為脛骨前移導致股四頭肌、髕骨韌帶與腿後肌群的問題。這些都是膝蓋很重要的肌肉。

因此確實在腳踝扭傷之後,應該要好好固定且復健,並且維持好的腳踝背屈角度。避免產生下肢動力鍊一路往上的問題。假設復健無法完全恢復腳踝的穩定性,透過增生治療與運動訓練,逐漸把該穩定的組織與該有彈性的組織恢復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