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率輔助內臟筋膜調整

有沒有聽過核心肌群呢? 小編的核心一直很差喔! 其實核心在解剖列車概念上是屬於深前線的一部分,從足弓,沿著小腿內側,到大腿內側的內收肌群。沿著骨盆底到腹膜腔內。有時有些人會抱怨說產後或腹腔手術後,感覺整個人的姿勢都跑掉,或是引發後續疼痛難以處理。這時候要考慮的除了表面的結構、表淺神經之外,還有內臟本人或是內臟旁邊的筋膜的問題。

心臟的疼痛會傳達到肩膀,腎臟的疼痛會傳達到腰髂位置。這些轉移痛的概念其實已經在醫學上被反覆提醒。這些已知的"內臟轉移痛",如果經過心臟內科、腎臟內科檢查過後沒有實質的太大問題,就可以考慮來處理"內臟筋膜"。

問題是,內臟筋膜在身體的深層位置,有時候靠治療師的經驗可以把力量正確傳達,但有些位置比較難以處理。這時候輔助工具就很重要啦! 在那之前,先進一段VCR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282045

飆高音,為什麼可以讓玻璃震碎? 因為聲音的頻率跟玻璃一樣,玻璃跟著聲音一起震動,就是"共振"現象。同樣的,身體內的器官、肌腱、韌帶、神經……都有各自對應的頻率,當你的共振頻率與這些地方一樣的時候,內側也會開始震動。這時我們再借助治療師的手,輕柔地往正確方向帶,可以更確切的把治療師的力量,傳達到我們想要的組織。

同樣的,透過頻率共振的輔助,我們處理傷疤,神經沾黏,肌腱損傷等等,都可以事半功倍。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儀器。

#頻率輔助內臟筋膜調整
#頻率輔助神經淋巴反射點注射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