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慶應大學參訪

9月16日,感謝博宣寧公司邀請與疼痛醫學會常務理事,台北馬偕醫院疼痛治療科林嘉祥主任來到日本慶應大學參訪日本國內對於超音波導引注射的工作坊。

來這個工作坊,大概可以理解日本人嚴謹的民族性。作為一個常常做介入性治療的醫師,我們常常會遇到幾個問題: 我知道病灶在這個位置,但是我要從哪邊打? 要打多少劑量? 打進去的藥真的在我們想像的位置嗎?

這些問題,在台灣的做法是,透過顯影劑,打完後照X光,看看藥物流到哪邊。日本人的做法是: 那就打完染劑之後切開觀察吧! 打到了?還是沒打到? 鋸開看看就知道了! 他們也因此有幾個位置的入針點和其他工作坊教得不太一樣,差一點點。 問他們為何要打在那邊,大家的回答是,在他們實驗過很多次之後,發現有些位置比較容易讓藥物散開,達到比較好的療效。

在超音波工作坊,目前鮮少有注射後切開的模式;小編認為日本的模式值得借鏡。不過他們對於醫學這方面的知識分享比較封閉,這次也是透過博宣寧才有拿到門票。也感謝同行的林嘉翔主任,在參與的同時也給了小編許多不同的意見交換。小編這幾年參加不同國家的工作坊:菲律賓、韓國、台灣、香港、日本,認真認為台灣醫師在骨骼肌肉超音波這一塊,並不輸其他國家,甚至有些做得更好,每年都有好幾次有國外醫師來台灣學習超音波工作坊。感謝台灣有熱情的醫生們,在這一塊經營得有聲有色。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